書籍選錄:《現在的事和將來必成的事》主的日子(4)

再談其他被提論之錯誤
主張災中被提的人,其中說教會是在啟示錄記載的第七位天使吹號的時候被提,有人覺得這是從主而來特別的亮光。其實這不是他們首先提出的,乃是從前一位名叫 Norman B. Harrison的人首先提出的。他把哥林多前書第十五章52節所說的「號筒末次吹響」和啟示錄第十一章中第七位天使吹號混為一談,以第七號為七號之末,便說教會於那刻被提;但他這說法,自相矛盾,因為他又說教會在啟示錄第十一章所寫的那兩位見證人升天的時候才被提。這是災中被提論者認為很有力的論點,Harrison甚至差不多這樣說:「就像神啟示般清楚。」但其實他錯了。
他們把那兩個見證人作了別的解釋,把有點類似的事混為一談。其實不能如此解釋,也沒有此必要。他們就是兩個見證人,有分傳福音,是很榮耀的人。
「從各民、各族、各方、各國中,有人觀看他們的屍首三天半,又不許把屍首放在墳墓裡。住在地上的人就為他們歡喜快樂,互相餽送禮物。因這兩位先知曾叫住在地上的人受痛苦。過了這三天半,有生氣從神那裡進入他們裡面,他們就站起來;看見他們的人甚是害怕。兩位先知聽見有大聲音從天上來,對他們說:『上到這裡 來。他們就駕著雲上了天,他們的仇敵也看見了。』」(啟十一9-12)
根據這段經文,這兩個見證人明顯真的是人。他們說教會就在這時候被提,又說是在吹第七號時被提,但這段經文的時間仍未到第七號,要到了啟示錄第十一章15節才提及。嚴格來說,兩個見證人的事包含在第六號裡,而非吹第七號的時刻。
他們認為,號筒末次吹響,即七號中的最後一號,所以基督徒應在七年中間被提,但他們沒有注意到聖經上還有比那更後的號筒,例如:「那時,人子的兆頭要顯在天上,地上的萬族都要哀哭。他們要看見人子,有能力,有大榮耀,駕著天上的雲降臨。祂要差遣使者,用號筒的大聲,將祂的選民,從四方,從天這邊到天那邊,都招聚了來。」(太廿四30-31)這是七年災難結束時的號筒聲。
另外,帖撒羅尼迦前書第四章16節說到教會被提時是神的號要吹響,而第七號是天使吹的號。教會被提時的號筒跟啟示錄的第七號完全是兩回事。前者是有福的盼望,後者則帶來神嚴厲的審判。
關於「號筒末次吹響」的意思,可參考H. A. Ironside的著作,他提到當時羅馬軍隊一些吹號的情況。軍隊要起行的時候,就需要吹號,不止吹一次,但最後一次吹的時候就要起行了。這解釋很有意思,因為保羅書信也有用到羅馬軍隊和運動等為比喻。故此可以說號筒末次吹響是指最後召集起行,接我們到天上去。但無論如何,這號筒絕不是聖經中最末的一 次。
若教會是在災中被提,就與但以理書最後一個七重疊了,而這最後一個七原是特別為以色列人而定的(參但九24)。
為了解釋災中被提,有作者把這最後一個七前三年半的一千二百六十天延長作千多年來解釋,包含了整個教會時代,而後三年半才作真實的三年半解釋;甚至用啟示錄第十二章所說的婦人來作證,他把第6節:「婦人就逃到曠野,在那裡有神給他預備的地方,使他被養活一千二百六十天。」以及第14節:「於是有大鷹的兩個翅膀賜給婦人,叫他能飛到曠野,到自己的地方,躲避那蛇;他在那裡被養活一載二載半載。」解釋為婦人會有兩次逃難。他說首次「一千二百六十天」的逃難就是過去這一千多年來直到教會被提時的事,而第二次「一載二載半載」的逃難就是敵基督對猶太人進行逼迫的時候,是真實的一千二百六十天。
這點又錯解了,其實是同一件事,都是在說神為那婦人於曠野預備地方,養活她三年半;但他用這解錯的經文作為自己說法的佐證。
還有,經上說那大罪人是在「一七之內」顯露的(參但九27;帖後二),若把前三年半延到那麼長,大罪人顯露的時間又怎樣解釋呢?意義何在呢?其實他就是在最後那真實的七年之內顯露的,而且還作了堅定盟約等事情。
災後被提的錯誤
災後被提論更是錯漏百出,跟許多經文衝突,不合理智。他們不分時候,凡信主的人都算為教會一分子,這是一大錯誤。
到了七年之末,教會被提到天上之後,在短促的時間內又要與主降臨審判全地,如此不合情理,這是第二錯。
教會被提時,死人要復活,信而活著的則身體改變,一同被提,如此地上只剩下未信的人,何來馬太福音廿五章所說的榮耀寶座前分綿羊、山羊的審判呢?因只剩下山羊,這是第三錯。
山羊既已被扔在火湖裡,而綿羊又已被變化,全地空空如也,到了千禧年,我們管理誰呢?再也沒有人類繁衍,從此就滅絕了,這是第四錯。
災難後剩下的人繼續生養
其實,主在災前提接我們之後,進入七年災難的人是像現在的人一樣。直到主和我們一起降臨的時候,地上的也是那樣的人(有些還敵對主,甚至想攻打我們的行 列)。主坐在榮耀的寶座上,把他們分為綿羊和山羊。善待弟兄的就是綿羊,其他的則是山羊。在大災難中能做到「善待弟兄」實在不容易,因會遭遇很大逼迫,付很大代價。若非信了主,極難做到。山羊要「進入那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預備的永火裡去」,綿羊則可以「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太廿五34)。到那時,他們仍有血肉之體,只是在千禧年國萬物復興的時候,他們的身體會比現在健康強壯得多,連瘸腿的也可以恢復正常(參賽三十五)。雖然他們的人數很少, 但他們會繼續繁衍,生養眾多。若不犯罪,他們也不會死,所以他們可以「多代同堂」。加上環境回復樂園時代那般的情況,食物又非常健康,營養豐富,故此以後的人口多得難以想像。當然,犯罪的人會死亡,因為那時仍是「主的日子」,祂用鐵杖轄管萬國,不再讓人像現在般任意妄為。
到了千禧年結束,進入新天新地的時候,這些人以及在千禧年出生的人,擁有的依然是血肉之體,因他們沒有經歷復活,也沒有經歷身體變化,像我們所經歷的。其實神的心意就是要讓人不斷繁衍下去,加增無窮。
許多基督徒不認識這一點,他們以為將來就只有我們這些能上天堂的人,不會再有其他人;我們只會在永恆裡不斷唱詩歌,除此以外,沒有別的事做。他們認為所有信了主的人都要被變化,擁有復活身體,不再擁有血肉之體,即不會有生育,不會有後代。坊間有不少書籍都如此說,其實都是錯的!甚至有些頗負盛名的作者,論到復活方面,也有許多錯誤。他們認為在千禧年,在永恆裡,地上的人若沒有復活身體,總覺得不對勁。其實,神造亞當的時候就是血肉之體啊!他若不犯罪,就永遠不會死亡,又有什麼不對勁呢?
神是要有一個物質的世界,充滿美麗,而且將來新天新地會更加完美。我相信將來有些星球甚至也能夠讓人居住,我有一首詩〈愛的世界〉,就是形容將來那個不斷擴張的愛的世界,因為聖經說「不再有死亡」(啟廿一4),人又會不斷生養,人數真的會遠超海沙天星;這是真的,因經上說「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弗三 21)。若沒有生養,怎麼會有「世世代代」呢?若人數已經固定下來,政權又怎能加增無窮呢(參賽九7)?我們與主作王又管理誰呢?難道我們互相管理,就叫 作王嗎?實在笑話!
很多基督徒不了解這些,故此有些人甚至覺得永恆是苦悶的。聖經說「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他們這群人雖然沒有復活身體,照樣要呼吸空氣,吃喝拉撒,但是他們很有智慧,不斷有新發現和發明,那時科學發展之速,必遠超今世。而我們要與主作王,管理他們及全宇宙。我們有復活身體,否則以星球轉動之快,天使飛翔之速,我們怎能管理得了呢?
以上錯誤的說法也潛在相當大的危險,因為身體得贖是救恩的一部分(這救恩包括我們靈魂體的得救),也是高峰,是得著兒子的名分;這也是恩典,不是賞賜(賞賜是另外的),不是出於行為,不是根據我們各人本身的強弱而賜予。但有些人把基督徒分得勝與不得勝,並不照明文聖經解釋。其實,得勝者是指所有真正得救的基督徒,這是清楚不過的事。
但以理預言最後的一個七
「一七」根本就是一個整體,有人卻把它前後兩半以不同長度來解釋。把初期的基督徒包括在這「一七」之內。將來但以理可能會說:「你有沒有看清楚?竟把我所說的『一七』解釋成這個樣子。我說了『七年』就是七年,還說了這麼多遍『三年半』,又用『一載、二載、半載』等不同的說法來表達,你還不看見嗎?為什麼把前三年半延得那麼長來解釋呢?而為何之前的六十九個七卻不這樣解釋呢?其他每個七都作七年解釋,最後一個七怎可能不同呢?」
他們有了那些先入為主錯誤的觀念,強解聖經,把許多經文解釋得支離破碎。其實這些經文並不難明,只要用明顯的經文來解釋不明顯的,就可以得到確實的答案。
教會是隨時被提的
還有,教會是隨時(imminent)被提的。但除了災前被提,按照其他說法,教會被提前都必須先有些事情發生。為了解決這難題,他們惟有強解說那些事情已經在發生中,故此教會處在一個隨時會被提的狀態中。
有些則乾脆說,主不是隨時回來提接教會的,必須先發生一些事情才會回來。若是如此,我們何用儆醒等候呢?而且我們是等候主,不是等候災難,我們是等候一個有福的盼望(the blessed hope,參多二13)。
順帶一提,我們主張災前被提,不是因為怕死、怕苦、怕災難,乃是根據聖經。因為有些持其他看法的人,類似說災前被提論者沒有骨氣,怕受苦,所以提出此論。 我們完全不是因為怕苦才如此說,乃是因為聖經如何寫,我們就如何信,如何說。事實上,我們和其他許多的基督徒一直以來為主受了不少逼迫和苦難,並不需要加上那些苦難才能成熟。若我們現在必須添加那些苦難,為何已去世的就不用呢?這根本不可理喻。
以上各點足以證明教會必定是災前被提,其他說法都是錯的。徹底弄清楚這點之後,我們可以放膽說:「主啊,願祢快來!」因知道我們必定有分。否則,在受浸聚會中,當施浸者問受浸者說:「主回來提接教會時,你有否把握自己也必定有分呢?」既不能隨便說,惟有回答說:「讓我先想想,嗯……我可能不是很得勝,未必有分,或許要遲些才被提吧?」
更糟糕的是,分批被提論者說基督徒將來還可能要受責打。他們明顯不明白聖經所說的,聖經明說,神不再記念我們的罪愆,完全赦免我們的罪,再沒有刑罰。祂可能會管教我們,但絕不會再有刑罰。還有,主回來時,我們已經有復活身體,責打有什麼意義呢?就算以前不夠愛主,但見祂面時也必最愛祂,怎麼又會被責打呢? 我真弄不懂他們所說的這些事情!
(全文完)
本書更多資料,可參考書籍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