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約聖經,「曠野」與形容「沙漠」的字眼,均源自相同的希臘文字根。所以,「曠野」一般是指野地或沙漠,是人口稀少、未經開墾、野獸出沒之地。由於曠野與神修造天地前的混沌狀況相似,故此曠野被視為魔鬼之處,死亡之地,意味著人要在此經歷艱辛的試煉。
以色列人與神的關係,可以說是從沙漠曠野而來。以色列人在曠野飄流四十年,在西乃山領受神的律法,每天有嗎哪從天而降,又有火柱和雲柱引導前行,還有曠野中的會幕等等,這一切都說明以色列人在曠野雖然艱辛,但是滿滿經歷神的作為。
新約聖經的記載,例如施浸約翰的足跡,耶穌受浸後在曠野受試探等經歷,都讓人對曠野產生另一種與神更親近的感覺。在施浸約翰的時代,就有隱居曠野的群體,放棄了文明社會,到沙漠過著簡樸生活。其中在死海附近發現的昆蘭(Qumran)社團遺蹟,顯示他們以曠野為祈禱和親近神的地方。
至於「猶太曠野」,一般是指約旦河南端,死海西北附近的區域。這地方多有岩石、峭壁,相當荒涼。
作者:黎有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