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前三後四
這一點比較特別,我較少提到。七個教會一定有其分別,主這樣安排一定是有原因,而這一點也是一個很強的證據。
我們先看看關於主再來的事。啟示錄二章提到以弗所教會、士每拿教會和別迦摩教會時,都沒有提到主的再來,但從第四處教會開始至第七處教會都有提及,所以分作「前三後四」,前三個教會是一組,後四個是一組。很明顯,這七處教會並不單單代表當時的情況,也不是隨便挑出七處教會來說。
「至於你們推雅推喇其餘的人,就是一切不從那教訓,不曉得他們素常所說撒但深奧之理的人,我告訴你們,我不將別的擔子放在你們身上。但你們已經有的,總要持守,直等到我來。」(啟二24-25)
這群人是在一個敗壞的教會中較好的,他們清楚信主,願意聽主話。從這個教會時代開始,主給教會的信中開始提到主再來,就好像這些教會比較貼近主的再來。
「所以要回想你是怎樣領受,怎樣聽見的,又要遵守,並要悔改。若不儆醒,我必臨到你那裡如同賊一樣,我幾時臨到,你也決不能知道。」(啟三3)
主給撒狄教會的信中再提到祂的再來。
「你既遵守我忍耐的道,我必在普天下人受試煉的時候,保守你免去你的試煉。我必快來,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免得人奪去你的冠冕。」(啟三10-11)
這裡所說的「試煉」就是啟示錄六至十八章中所提及的災難。主給非拉鐵非教會的信中甚至說明會「快」來,當然這不一定指到時間上,但起碼祂提到會快來。
到了老底嘉教會,主甚至說要把他們吐出去(參啟三16),就是當祂回來時,就會把一切掛名基督徒吐出去。
前三處教會的信中沒有提到主再來,後四處教會則有,到了老底嘉教會時,甚至把他們吐出去,就是那些掛名的基督徒,表明一切都結束了。從這裡可見兩組教會確有不同,後四處教會更接近主再來,所以主特別提醒他們。因此,七處教會可以說是一個進程。
過往我曾經提及,後四個教會是並存至主再來,羅馬天主教會一直維持至主再來仍存在,各種宗派也繼續存在,跟從聖經的非拉鐵非教會也存在,還有老底嘉教會。
首先是以弗所教會時代,然後是士每拿教會時代,其實是同一個教會,卻經歷不同階段,有一個進程,最初沒有太大逼迫,經過了逼迫後,再發展成別迦摩教會,政教合一,都是同一個教會發展下去。當然有些信徒是愛主的,不一定跟著這樣走,這裡只是以整體來說。別迦摩教會後來變成了推雅推喇教會,就是羅馬天主教。整體來說,這三個教會並不是並行的,但是到了推雅推喇開始就不同了,多了撒狄。這群人是整體的,並不是個別的,他們推行改革,恢復了一些真理,例如因信稱義等,然而,他們虛有其名,正如第三章所說,按名是活的,其實是死的。後來出現了非拉鐵非教會,接著是老底嘉教會。後四個教會是並存至主再來,因為主寫給她們的書信都提到主再來。因此,七個教會有時間上的進程,並非完全一樣。
八、得勝者的次序
細看啟示錄二至三章,就會發現雖然寫給七處教會的信都提到「得勝的」和「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但其實是有分別的,前三處教會與後四處教會是不同的。或許有人覺得次序不同沒有什麼大不了,但是其實是有意思的;所以,聖經真是神的話,並不是約翰忽然忘記了次序,把它倒轉了。
「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我必將神樂園中生命樹的果子賜給他吃。」(啟二7)
給以弗所教會的信,首先提到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然後才提到得勝的。聖靈先向眾教會說話,教會要聽。
「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啟二11)
給士每拿教會的信也同樣首先向眾教會說話,然後才提到得勝的。
「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我必將那隱藏的嗎哪賜給他,並賜他一塊白石,石上寫著新名,除了那領受的以外,沒有人能認識。」(啟二17)
給別迦摩教會的信跟之前兩處教會一樣,首先向眾教會說話,然後才說得勝者的賞賜。然而,從推雅推喇教會開始,就跟前三處教會不同。首先提到得勝者的賞賜,然後才提到聖靈向眾教會說話。
「那得勝又遵守我命令到底的,我要賜給他權柄制伏列國,他必用鐵杖轄管他們,將他們如同窰戶的瓦器打得粉碎,像我從我父領受的權柄一樣,我又要把晨星賜給他。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啟二26-29)
寫給撒狄教會的信也是首先提到得勝的,然後才向眾教會說話。
「凡得勝的,必這樣穿白衣,我也必不從生命冊上塗抹他的名,且要在我面前、和我父眾使者面前,認他的名。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啟三5-6)
寫給非拉鐵非教會的信同樣也是首先提到得勝的,然後才是聖靈向眾教會說話。
「得勝的,我要叫他在我神殿中作柱子,他也必不再從那裡出去,我又要將我神的名,和我神城的名(這城就是從天上從我神那裡降下來的新耶路撒冷),並我的新名,都寫在他上面。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啟三12-13)
到了最後的老底嘉教會,也是首先提到「得勝的」,然後才是聖靈向眾教會說話。
「得勝的,我要賜他在我寶座上與我同坐,就如我得了勝,在我父的寶座上與祂同坐一般。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啟三21-22)
即使是一般的作者,若以這種手法寫作,讀者也會想想為何他會這樣寫,何況是聖經。很明顯,七處教會是分成兩部份,並非全都一樣,而且不是隨便挑出七處教會來寫,確實有一個進程。前三處教會的信,首先提到聖靈向眾教會說話,是因為他們根本就是同一個,而他們也不致於很敗壞,整個教會仍然有機會回轉過來。雖然 在別迦摩教會時代,有很多假人混入,但當中仍有不少忠貞愛主的人。到了推雅推喇教會時代,教會卻變得很敗壞,根本沒有可能整個教會悔改,而他們會存到主再來,主只能幫助當中一些清楚得救的人,叫他們持守,不要跟從錯謬。這些就是所謂「餘民」,就是那些真正信主、願意聽從主話的人,主稱他們為「得勝的」,也 要向他們說話,所以後四個教會時代先提到「得勝的」。到最後仍然向眾教會說話,是因為這些信息也是給眾教會的,但重點則放在個人方面。
大家可以想想,若今天叫整個羅馬教教會跟從聖經而行,走非拉鐵非教會的路線,根本是異想天開!然而,當中可能有些人聽到真理後願意回轉,就如我們當中一些菲律賓姊妹那樣。若叫那些教皇從此不再當教皇,根本不可能,他們會一直存到主再來。
另外,前三個教會大體來說是「沒可選擇」的,只能一直走下去,但後四個教會是可以選擇的,有個人性,例如從撒狄教會出來可以進到非拉鐵非教會,又如在馬丁路德時代出生,除了羅馬天主教外,仍可以跟從其他教會。有了非拉鐵非教會後,就可以跟從他們的路線走。後四個教會一直存到主再來,你選擇哪一個呢?那些腐敗的教會不可能整個悔改,不可能有一天沒有宗派、會堂,每個都願意跟從聖經而行,一城一處聚會地方,彼此合一相愛。所以「溫哥華神的教會」並不是我們的名字,而是在這個地方奉主名聚集的一群人,像當時哥林多神的教會,是實際的一群人,並不是建築物,也不是什麼宗派名字。
若叫那些宗派、會堂放下他們現時的做法,根本不可能,因為他們是有組織,甚至由一些未信主的人控制著,他們不會願意放下一切權利。然而,當中可能有一些有心愛主的,他們是得勝者。今天宗派中亦有愛主的人,可是因為沒有接觸太多真理,所以只能持守他們所有的;但如果他們知道和認識了,就應該懂得選擇。我從前也是在別的會堂聚會,不夠認識真理,但我很愛主,那時我只是無知,但當我認識真理後,我願意行聖經,不能違背良心,要揀選。
(待續)
本書更多資料,可參考書籍推介。